首頁  /   最新動態  /   網約車新規  /   貴州  /  

遵義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2018-08-11 18:09:35     貴州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行為,保障運營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以下簡稱網約車)經營服務,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網約車經營服務,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構建服務平臺,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提供非巡游的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經營活動。 
本辦法所稱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以下稱網約車平臺公司),是指構建網絡服務平臺,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法人。 
第三條  堅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按照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的原則,有序發展網約車。 
第四條  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全市網約車管理工作。 
各縣(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網約車管理工作。 
市、縣(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網約車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對網約車實施相關監督管理。 
  
第二章 網絡車平臺公司  
第五條  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二)具備開展網約車經營的互聯網平臺和與擬開展業務相適應的信息數據交互及處理能力,具備供交通、通信、公安、稅務、網信等相關監管部門依法調取查詢相關網絡數據信息的條件,網絡服務平臺數據庫接入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監管平臺,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內地,有符合規定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三)使用電子支付的,應當與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簽訂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協議; 
(四)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 
(五)在本市有相應服務機構及服務能力,服務機構在本市辦理工商注冊登記;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外商投資網約車經營的,除符合上述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外商投資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六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根據經營區域向相應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申請表(附件1); 
(二)投資人、負責人身份、資信證明及其復印件,經辦人的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和委托書; 
(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屬于分支機構的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外商投資企業還應當提供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四)在本市辦理注冊登記的辦公場所、負責人員和管理人員等信息; 
(五)具備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數據交互及處理能力的證明材料,具備供交通、通信、公安、稅務、網信等相關監管部門依法調取查詢相關網絡數據信息條件的證明材料,數據庫接入情況說明,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內地的情況說明,依法建立并落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的證明材料; 
(六)使用電子支付的,應當提供與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簽訂的支付結算服務協議; 
(七)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文本; 
(八)法律法規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前款規定的申請材料中,第五項、第六項有關線上服務能力的材料,應當由企業出具企業注冊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商同級通信、公安、稅務、網信、人民銀行等部門審核認定的結果。 
在本市中心城區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向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在各縣(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縣(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市、縣(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在申請人提供線上服務能力認定結果的基礎上,對其他線下服務能力材料進行審核。 
第七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準予許可的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實施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八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于網約車經營申請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明確經營范圍、經營區域、經營期限等,并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 
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許可從事網約車經營的,經營范圍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區域為市轄區,經營期限為4年;在各縣(市)從事網約車經營的,經營范圍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區域為所在縣(市)行政區域,經營期限為4年。 
第九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向申請人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第十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在取得相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并向省通信主管部門申請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后,方可開展相關業務。備案內容包括經營者真實身份信息、接入信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等。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符合電信管理的相關規定。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自網絡正式聯通之日起30日內,到省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指定的受理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第十一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暫停或者終止運營的,應當提前30日向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書面報告,說明有關情況,通告提供服務的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并向社會公告。終止經營的,應當將相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交回原許可機關。 
  
第三章  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  
第十二條  擬在本市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本市牌照7座及以下乘用車,車輛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要求,且車輛軸距不小于2600mm,發動機排量在1.5L或1.4T以上; 
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輛、混合動力車輛發動機功率不低于90千瓦,新能源車輛續航里程不少于250公里; 
(二)車輛注冊登記時間不超過3年;  
(三)采用嵌入式方式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含數據在線傳輸功能)、應急報警裝置; 
(四)車輛噴涂或張貼符合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規定的網絡車專用標識; 
第十三條 擬申請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經本市工商登記注冊,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在服務地設立辦公場所; 
(二)具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服務質量保障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 
(三)有與車輛數量相適應的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駕駛員達成的租賃協議或合作協議或勞動合同。 
(四)擬辦證車輛所有人為申請人,且車輛完全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駕駛員已申請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其他企業不得再憑借與其簽訂的租賃協議或合作協議或勞動合同申辦《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 
第十四條 擬申請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個人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持有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 
(二)申請人名下未登記巡游出租汽車和其它網約車; 
(三)擬辦證車輛所有人為申請人,且車輛完全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第十五條 符合本辦法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條規定的車輛所有人申請辦理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應向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申請表》(附件2); 
(二)申請人身份信息材料; 
個人申請的,提供身份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原件及復印件;企業申請的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 
(三)擬辦證車輛信息材料; 
已注冊登記的提供車輛行駛證原件及復印件,未注冊登記的提供購車發票、車輛合格證原件及復印件。 
(四)已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含在線數據傳輸功能)、應急報警裝置的證明材料及車輛標識符合行業管理部門要求的書面承諾; 
(五)申請人為企業的,還應提供與擬辦證車輛數量相適應的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駕駛員達成的租賃協議或合作協議或勞動合同。 
(六)車輛所有人委托網約車平臺公司代為提交申請的,除以上資料外,還應當提供雙方簽訂的有效委托協議。 
第十六條 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根據網約車平臺公司或車輛所有人申請,按本辦法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條規定的條件審核后,對符合條件的車輛出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入戶通知單,申請人憑通知單到遵義市公安車輛管理機構將車輛性質登記(變更)為預約出租客運。 
申請條件不符合本辦法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條規定的,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在10日內作出不予許可決定。 
第十七條 車輛性質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的車輛,由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有效期自初次登記之日起不超過8年。  
車輛性質登記為預約出租車客運的車輛,不得辦理轉籍過戶手續。  
網約車行駛里程達到60萬千米時強制報廢。行駛里程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  
第十八條  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不得設置與巡游出租汽車相同或相似的車輛外觀顏色和車輛標識;  
(二)不得安裝頂燈、空載燈、計價器等巡游出租汽車專用服務設施設備;  
(三)網約車車輛安裝的衛星定位裝置與政府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對接。  
第十九條  網約車駕駛員應當依法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從事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并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  
(二)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后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  
(三)無暴力犯罪記錄;  
(四)身體健康;  
(五)男性年齡不超過60周歲,女性年齡不超過55周歲;  
(六)3年內沒有城市公共交通從業資格被吊銷記錄; 
第二十條  擬在本市從事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應當向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申請表(附件3); 
(二)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非本市戶籍人員提供服務所在地的居住證明材料; 
 (三)駕駛證及復印件; 
 (四)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后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的承諾或證明材料;  
(五)無暴力犯罪記錄的承諾或證明材料;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一條  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駕駛員或者網約車平臺公司申請,按照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的條件核查并按規定培訓考試后,為符合條件且考試合格的駕駛員,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有效期為6年。 
具備巡游出租汽車從業資格的駕駛員,經補學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法規知識并考核合格后,由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或在其從業資格證件上增加“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客運”從業類別。 
  
第四章  網約車經營行為  
第二十二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 
同一車輛或駕駛員同時接入不同網約車平臺公司的,其承運人責任由當時向其派單的網約車平臺公司承擔。 
第二十三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保證提供服務車輛具備合法營運資質,技術狀況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具有營運車輛相關保險,保證線上提供服務的車輛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車輛一致,并將車輛相關信息向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報備。 
第二十四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保證提供服務的駕駛員具有合法從業資格。駕駛員已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網約車平臺公司與駕駛員應當協商簽訂勞動合同或協議;駕駛員未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依法與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維護和保障駕駛員合法權益,開展有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服務規范、安全運營等方面的崗前培訓和日常教育,保證線上提供服務的駕駛員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駕駛員一致,并將駕駛員相關信息向服務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報備。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記錄駕駛員、約車人在其服務平臺發布的信息內容、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訂單日志、上網日志、網上交易日志、行駛軌跡日志等數據并備份。 
第二十五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公布確定符合國家和我市有關規定的計程計價方式,明確服務項目和質量承諾,建立服務評價體系和乘客投訴處理制度,如實采集與記錄駕駛員服務信息。在提供網約車服務時,提供駕駛員姓名、照片、手機號碼和服務評價結果,以及車輛牌照等信息。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公布服務監督電話,指定部門或者人員受理投訴;建立24小時服務投訴值班制度,接到乘客投訴后,10日內處理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告知乘客。  
第二十六條 網約車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確有必要時實行政府指導價。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實行明碼標價,并通過接單駕駛員向乘客提供本市稅務部門監制的出租汽車發票。 
第二十七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有為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運營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不得有價格違法行為。 
第二十八條 網約車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超出許可經營區域的,起訖點一端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 
第二十九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依法納稅,為乘客購買營業性第三責任險及定額承運人責任險等保險。 
第三十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加強安全管理,落實運營、網絡等安全防范措施,嚴格數據安全保護和管理,提高安全防范和抗風險能力,支持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第三十一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和駕駛員提供經營服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運營服務標準,不得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繞道行駛,不得違規收費,不得對舉報、投訴其服務質量或者對其服務作出不滿意評價的乘客實施報復行為。 
第三十二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通過其服務平臺以顯著方式將駕駛員、約車人和乘客等個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的目的、方式和范圍進行告知。未經信息主體明示同意,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使用前述個人信息用于開展其他業務。 
網約車平臺公司采集駕駛員、約車人和乘客的個人信息,不得超越提供網約車業務所必需的范圍。 
除配合國家機關依法行使監督檢查權或者刑事偵查權外,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駕駛員、約車人和乘客的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地理位置、出行線路等個人信息,不得泄露地理坐標、地理標志物等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信息。發生信息泄露后,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及時向相關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 
第三十三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遵守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有關規定,所采集的個人信息和生成的業務數據,應當在中國內地存儲和使用,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上述信息和數據不得外流。  
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利用其服務平臺發布法律、法規禁止傳播的信息,不得為企業、個人及其他團體、組織發布有害信息提供便利,并采取有效措施過濾阻斷有害信息傳播。發現他人利用其網絡服務平臺傳播有害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并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為公安機關依法開展國家安全工作,防范、調查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協助。  
第三十四條 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向未取得合法資質的車輛、駕駛員提供信息對接開展網約車經營服務。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名義提供網約車經營服務。 
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不得通過未取得經營許可的網絡服務平臺提供運營服務。 
第三十五條 網約車駕駛員在營運過程中,應當遵守國家對駕駛員在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服務規范、安全運營等方面的資格規定,文明行車、優質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途中甩客或故意繞道行駛; 
(二)不按規定攜帶《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 
(三)不按規定使用網約車相關設備; 
(四)不按規定使用文明用語,車容車貌不符合要求; 
(五)未經乘客同意,搭載其他乘客; 
(六)不按規定出具網約車發票; 
(七)違反規定巡游攬客、站點候客; 
(八)無正當理由未按承諾到達約定地點提供預約服務; 
(九)違規收費; 
(十)對舉報、投訴其服務質量或者對其服務作出不滿意評價的乘客實施報復。 
第三十六條 乘客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絕支付車費;已經支付的,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退還: 
(一)網約車駕駛員不按規定的計程計價方式收取乘客費用的; 
(二)超過3日未提供本市稅務部門監制的發票的; 
(三)未經乘客同意搭載他人的; 
(四)租乘的網約車發生故障,乘客不再租乘的; 
(五)由于網約車駕駛員原因中斷服務的; 
(六)由于網約車平臺公司系統故障,造成無法正常計算、支付費用的。 
第三十七條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絕提供服務;已經發生的費用,乘客應當支付: 
(一)攜帶違禁品和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 
(二)夜間到偏僻地區,拒絕駕駛員要求到就近的公安派出所或執勤點進行身份確認的; 
(三)醉酒者或精神病患者乘車,未有其他人員監護照顧的; 
(四)攜帶烈性犬只等禁止飼養的動物乘車的; 
(五)在服務過程中,乘客有惡意損壞車輛設施、設備,或有影響網約車駕駛員安全駕駛行為的。 
第三十八條 當市場調節功能失效或者競爭惡化時,市、縣(市)人民政府有權對網約車數量、價格等實施臨時行政管制,確保道路運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九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涉嫌違法行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被調查的經營者的營業場所或者其他有關場所進行調查; 
(二)詢問被調查的經營者、從業人員、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 
(三)查詢、復制被調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的合同文本、協議、電子數據、會計賬簿等與案件有關的文件、資料; 
(四)對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采取證據登記保存的措施。 
被調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從業人員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配合行政執法機構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拒絕、阻礙行政執法機構的調查。 
第四十條 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設和完善政府監管平臺,實現與網約車平臺信息共享。共享信息應當包括車輛和駕駛員基本信息、服務質量以及乘客評價信息等。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網約車市場監管,加強對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的資質審查與證件核發管理。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開展網約車服務質量測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本地區網約車平臺公司基本信息、服務質量測評結果、乘客投訴處理情況等信息。 
第四十一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網約車投訴處理制度。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受理投訴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并回復投訴人。情況復雜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并回復投訴人。 
第四十二條 通信主管部門和公安、網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網約車平臺公司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有關個人信息、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關規定、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應用網約車服務平臺發布有害信息或者為企業、個人及其他團體組織發布有害信息提供便利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并配合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對認定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網約車平臺公司進行依法處置。 
公安機關、網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監督檢查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防范、查處有關違法犯罪活動。 
第四十三條 發改、通信、公安、人社、商務、人行、稅務、工商、質檢、網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網約車經營行為實施相關監督檢查,并對違法行為依法處理。 
第四十四條  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建立網約車平臺公司和駕駛員信用記錄,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同時將網約車平臺公司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予以公示。 
第四十五條 網約車駕駛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機關注銷其從業資格證。從業資格證被注銷的,應當及時收回;無法收回的,由發證機關公告作廢。 
(一)持證人死亡的; 
(二)持證人申請注銷的; 
(三)持證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四)持證人機動車駕駛證被注銷或者被吊銷的; 
(五)因健康等原因不宜繼續從事網約車客運服務的。 
第四十六條 網約車駕駛員有下列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之一的,由發證機關撤銷其從業資格證件,并公告作廢: 
(一)持證人身體狀況不再符合從業要求且沒有主動申請注銷從業資格證的; 
(二)有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有吸毒記錄,有飲酒后駕駛記錄,有暴力犯罪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記滿12分記錄。 
(三)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且情節嚴重的,造成惡劣影響的。 
第四十七條 網約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機關注銷網約車運輸證。網約車運輸證被注銷的,應當及時收回;無法收回的,由發證機關公告作廢。 
(一)車輛行駛里程達到60萬千米的; 
(二)車輛服務年限到達8年的; 
(三)網約車駕駛員利用車輛作為犯罪工具,實施犯罪行為的; 
(四)企業網約車交由無網約車從業資格的人員駕駛的; 
(五)個體網約車,車輛所有權人從業資格證件被注銷、撤銷或將車輛交由無網約車從業資格的人員駕駛的;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網約車平臺公司及駕駛員有違反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局、辦)《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交通運輸部《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及本暫行辦法等有關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駕駛員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行為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職責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按照交通運輸部《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執行;網約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參照巡游出租汽車駕駛員考核辦法執行。 
第五十條 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本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實施。


標簽: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精品国产av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99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